两人携手共进50年,都分外重视对孩子的教育。
把握重难点,风格严谨。通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,我对于医生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认同感,也对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。
而且高老师笑起来超级可爱呀。上课风趣幽默,能活跃气氛。不知在这些上医学子的五星好评中,你是否也找到给予你影响最深的,那位师长的身影呢?基础医学院高静琰老师和马丽香老师各有各的特点。讲课老师在课本知识之外,注重儿科与内外科知识、儿科疾病与成人疾病的连接和对比,PPT做的到位,也配合到位。护理学院老师都很尽己所能地教授我们更多知识,不止是局限在课本。
老师们温柔耐心,不管是第七教室的理论课,示一教室的演示课还是实训室的操作课,老师们都认真严谨地对待。同时,流行病学与国际形势相关,与个人健康相系,拓宽了视野与专业度。即便连续4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,苏步青依然为建设祖国而感到快乐。
课程内容有所发展,却都建立在苏步青先生授课的基础上。1930年初,苏步青在一般曲面研究中发现了四次(三阶)代数锥面,论文发表后,在日本和国际数学界产生很大反响,获得苏锥面的美称。苏步青引导科研与教学人员大胆创新,开辟科学的新领域。父母省吃俭用供苏步青上学,中学数学老师激发他的报国心,中学校长的出钱资助,让17岁的苏步青东渡扶桑,前往日本留学。
今天,他看到一批年轻人还在苏老开拓的领域做出新东西,感到很欣慰。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,1931年初,苏步青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。
遥想老校长,那是心怀家国、璀璨如星的一生。国福路,红瓦黄墙小楼,苏步青的旧居曾经花木繁茂,如今修缮一新。我苏步青剩下的时间都是人民的,举办讲习班就是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工作。出差期间,总能挤出几个小时,推进项目研究,撰写教材。
近年,忻元龙关于黎曼流形中的极小曲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外出版专著,他不忘在扉页向恩师苏步青致谢。制图:实习编辑:章一诺责任编辑:李斯嘉。为了挖掘和培养数学尖子人才,时任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的苏步青,在全国发起中学生数学竞赛。苏步青先生将整段时间称为整匹布,零碎时间称为零头布。
学生们都被苏步青感动得眼眶湿润。苏步青的鼓励坚定了华宣积站上讲台的信心,后来华宣积主讲1967届本科生的《高等几何》课,接过恩师的教鞭,不断成长。
2003年3月17日,苏步青在上海逝世,享年101岁。如果说苏步青是在实射影几何做了奠基,李骏则在复射影几何做出创新。
苏步青还关心支持复旦大学学生书画协会的成立与发展,邀请名家担任顾问,推动展览的举办,让一代代复旦学子获得艺术熏陶。题诗为曦园美景增添了诗情画意,也为老校长铭刻了时光里的复旦记忆。经过师生多年合力研究,苏步青成功运用数学公式检验船鼻艏是否光顺,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。华宣积顿时充满干劲,原定休息半年也取消了,一头扎进研究中。心怀家国的东方第一几何学家微分显万象,平生问几何。数学要有应用,应用数学要面向国民经济。
1984年4月,复旦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七五期间重点建设单位。1972年,苏步青与学生忻元龙、华宣积来到江南造船厂,开展船体数学放样研究,将理论与实践结合。
苏先生讲课思路很清晰,板书写得非常好,还讲清楚每一个内容的来龙去脉。他是数学家中的诗人,诗人中的数学家,一生创作诗词近500首,抒情言志,出版多部诗集,实现数与诗的交融。
9月23日,是苏步青先生诞辰120周年。苏步青认为,高校的科学研究必须结合实际,应该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。
几年的迅速发展使复旦成为全国文理科综合性重点大学,之后跨入全国首批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,实了历史上的第二次腾飞。2003年11月,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(CSIAM)决定设立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,成为我国数学界继华罗庚奖、陈省身奖的第三个数学大奖。我们过去在江南厂搞的那一套理论,国外叫计算几何。为了奋力追赶国际水平,苏步青编著我国第一本《计算几何》专著,在复旦数学系举办计算几何讨论班,并于1982年领衔成立了全国计算几何协作组,网罗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,有力推动了我国计算几何学的发展。
工于诗词,长于书法的苏步青为曦园题诗,为重修后的燕园题字,为校园胜迹增添了诗情画意,与校园文化紧密融合。10岁的苏步青写出牵着卧牛走,去耕天下田的诗句,为自己俯察万象、心济天下的一生埋下伏笔。
38年来,这首题诗见证了一代代复旦人漫游曦园,柳荫勤读,成为人才。1978年,复旦大学数学系船体数学放样等项目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。
苏步青不仅对数学尖子人才在专业学习上严格要求,也对他们的思想品质、综合素养有要求。要勤奋学习,刻苦钻研,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。
顾泠沅不负恩师的嘱托,用45年让青浦实验的中国经验惊艳世界。华宣积的第一堂课在晚上,苏步青陪他同去并全程旁听。他是东方第一几何学家,引领我国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领域研究,晚年开辟计算几何新方向一张颁奖照片,一篇硕士论文,讲述了一个苏老劝学的故事。
作为数学界最浪漫的诗人,苏步青爱好作诗吟咏,各篇章均以苏老的诗词题名。该画传由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出版,书籍装帧设计颇具匠心,扉页、环衬都印上,苏步青先生数学论文的手记,彰显大师风范。
大师之风,山高水长,苏步青先生寿逾百岁的生命长河中,追求真理、科学报国是不变的主题,让我们在墨香里、在行走中,回味大师风范,感悟家国情怀,传承先贤精神。不同于其他文字为主的苏步青传记,《苏步青画传》以图片为轴心,编纂人员在玖园苏步青旧居展示馆基础上,继续搜集整理详实史料,囊括复旦档案馆 、浙江平阳苏步青励志教育馆、浙大档案馆、清华档案馆、苏步青亲属和学生捐赠等十余个来源,汇聚260余张极具历史意义的珍贵图片:在浙大期间参与战时内迁的讨论会议纪录、为营救被捕学生而奔走的照片、担任复旦教务长期间留下的批示手迹……从撼动世界的科学发现到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,老照片、旧书信、论文刊物、随笔小记,一张张、一例例、一件件,处处体现这位学界翘楚的鲜活可亲。
盼望祖国统一、民族富强,是苏老一生的愿望。苏步青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现场视频苏老的一天1902年9月23日,苏步青生于浙江省平阳县,从平阳山野的放牛娃,成长为杰出数学家、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